close

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放手膽感後」決勝負

 【文/楚狂人】理財贏家雙月刊 2010/11/02

 做股票可以大概分成兩種派別,一種是巴菲特路線,就是兩三年進場一次,只買某些股票,沒有到達滿足點不賣出;另一種就是打算賺價差,不求買最低,只求賣更高,沒有一定只操作某些股票的堅持,能賺錢就好。

 兩種派別都各有各的優缺點和擁護者,沒有哪一種比較好比較糟,如果你自認為做不到像巴菲特那樣能忍受三年才進場一次的寂寞,你應該就是適合第二種操作方法。

如果你是適合第二種操作方法的投資人,對你來說做股票除了停損以外,最重要的應該是要練出操作的手感,也就是俗稱的盤感。

記得我在20096月寫了一篇文章,我的盤感告訴我:現在可以進場買股票了。

記得在6月中旬前我一直都是看空,強調現在是邪惡第五波,膽子小的應該現在就開始賣股票,膽子大的等到第一根吞噬或長黑K出現也一定得把手中持股清空,不然又會像以前一樣抱著上來,抱著下去;看著它樓起了,看著它樓塌了。

後來也確實修正近千點(7084->6100),即使你是在長黑吞噬那天才出場,也可以少賠500多點。

到那時為止都一切幸福美滿,盤勢如我之前預期的走(算運氣不錯,老天爺賞飯吃),正當我準備大空特空的時候,在前兩天我開始感覺不太對(沒錯,就是那玄之又玄的盤感註),現在的盤勢看起來不太像是要掛點的樣子,反而像是為了修正一些過熱指標和把一些散戶的籌碼洗掉,修正完會再上。

不過還是要叮嚀一下,如果你也認同我的話那時把股票買回來,記得設好停損點,畢竟過去之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你買股之最低投資收益。

結果後來走勢果然如預期持續往上走,從去年6月發文時的6300多點後來漲到8395,盤感又一次立大功。

 接下來教大家/如何訓練出盤感的方法

1.      每天看盤,然後每天寫一份屬於你自己的投資筆記(或投資日記)

每次操作前所作的準備買進點的選擇持股期間的心理變化最後賣出的原因感想與反省→……等,都把它寫上去,有哪本投資理財書籍比專為你自己寫的這本要有價值呢?

 不需要每天花太久時間寫,大概一天寫個5分鐘就差不多。邊寫邊回憶著看,把做錯的改掉,把做對的複製,你的投資學習歷程鐵定會比大多數人要短,因為有個統計報告顯示,其實大多數投資人永遠重複在犯類似或甚至相同的錯誤,所以賺錢的人遠少於賠錢的人也就不意外了。

 2.不要只用單一技術指標判斷多空,很多人看漲看跌只根據一個技術指標,例如常聽到人家講說,因為KD值黃金交叉,所以我覺得後勢看漲。

單純只因為KD值就妄想判斷多空一定時常出包,看錯機率超大。我一般評估未來走勢都會用不同的指標綜合參考,從國際股市、台股波浪、量價、籌碼面、指標股,有時會加上陰陽線理論和形態學的東西,把適合現在盤勢分析的工具全部都拿出來幫助我判斷,一次兩次這樣分析,到後來就會越來越熟練,分析出來的準確度也會大幅提高。因為篇幅的問題我無法詳細跟大家說清楚,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搜尋「玩股網」就可以看到我的分析文章了。

 3.當然是多操作,操作多了才可能訓練出可靠的盤感,上面兩個方法像是練功,而操作就是練功後的實戰,如果只有練功而沒有實戰,那一定只是紙上談兵,充其量是個趙括,所以分析行情之後要配合大量的操作,一方面培養手感,二方面還能補強之前分析時缺乏的部份,只有實戰+分析兩者並重,才能夠成為一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股市常勝軍。

 《今周刊理財贏家系列》

財富翻4萬倍/只追漲、懂停損 ----------- 筆者/曹仁超

 要從小兵晉升元帥,必須不斷學習理論充實自己,其中,最關鍵就是要學會捕捉趨勢,不斷修訂自己的策略。 

原則1 買漲不買跌

投資股市能夠賺錢,關鍵在於掌握「趨勢投資」。

股價價值難定,但趨勢易明,趨勢往上的時候,無論投資者怎麼做都能賺錢;但趨勢一旦往下,就怎麼做都虧錢,除非你空倉。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曹仁超認為必須調整,因為「趨勢改變,價值投資法就不適用」

「寧買當頭起,莫買當頭跌」「追漲不加跌,即買漲不買跌」不要猜高低點,等到趨勢形成後再加入,也不算遲,投資風險還較低。追隨趨勢,直到趨勢結束為止。

 原則2 停損不停利

停損點:高位回落15%

 原則3 贏三次暫時離場 有懷疑就轉持現金

在股市,活著是唯一真理任何時刻,應把安全放第一位。

 原則4 不單壓一股、不一次買進

不能單壓在一檔股票上,但也不能過度分散,如果你同時投資超過10檔股票,那麼投資策略有問題,買入3~6檔股票就已足夠。

要分批進場,而每檔股票投資上限為資本總額的2成。

有利潤時分3次賣出,先賣1/3

以最低的風險去賺最大利潤,才是致富的投資策略。

 

原則5 資產配置 不把全部資金投入股市

熊市:30%股票、70%現金

牛市:70%股票、30%現金;並且要做資產配置。

找對教練獲利一輩子李世有多賺少賠的致勝戰略

 

追隨 東山 老師財富暴增八位數

即使是台面上的投資大師或不為人知的股市達人,在成功前,都曾歷經一番投資的修煉,究竟影響他們最深的投資教練,傳授哪些讓他們獲利一輩子的方法?股海浩瀚,要學習的地方很多,不論是一本書、

一位名師,或是一位老前輩,都可能成為你在投資 路上的 老師,為你開啟投資的智慧之門。

三十九歲的李世有,苦心鑽研股市名師東山的投資心法,再結合巴菲特的價值投資觀念,內化成為一套長短期的投資戰略,從大賠四百多萬元翻身,目前每年從股市獲利七位數,個人財富也從二十萬元暴增至八位數以上。 如果想把股票投資當作終身事業,該具備什麼技能?據統計,每十四位股票投資者,只有一位賺錢、兩位打平、十一位賠錢,等於每百位投資人,只有七位能成為股市長期贏家。三十九歲的李世有,三十歲時經人介紹,接觸到股市名師東山所著的︽股市戰略與絕學》一書,加以融會貫通後,憑著這套多贏少輸、大賺小賠的投資心法,使李世有從此打通投資的「任督二脈」,從大賠四百多萬元,全部身家只剩二十萬元的破產邊緣,轉而幾年間賺得八位數的資產,甚至毅然辭掉年薪百萬元的工作,專心於股票投資,悠遊於股海之間,成為七%贏者圈的一員。

 

融會貫 通東山 老師絕學/演繹出四大決勝戰略

翻開《股市戰略與絕學》第一章, 東山 老師開宗明義說,很多人做股票都喜歡預測,猜測多頭會走到哪裡?空頭時跌到哪裡?但最後事實證明,越喜歡猜行情的人,就會錯得越離譜。身為東山 老師粉絲的李世有認為,能在股海長勝不敗,不預設立場、順勢而為是最重要的觀念,尤其若想以股票投資為長期事業,更禁不起任何一次因為「硬拗」而大虧,所帶來的傷害,

他更進一步加以演繹為四大決勝戰略:

一、不與大盤對作;

二、不要猜行情;

三、別當死多頭;

四、只要第一名。

首先,「不與大盤對作」,李世有解釋,在 東山 老師的投資理論中,個股的漲跌,一定受制於大盤,多頭時,多與空的股票比例是九比一,空頭市場空與多的比例也是九比一;因此,在空頭市場硬作多或多頭市場逆勢作空,都是不智的行為。

至於,「不要猜行情」,他分析道,在多頭市場,沒有壓力問題,空頭市場,則沒有支撐問題,但投資人往往自作聰明,喜歡猜行情,在多頭市場提前拔檔,在空頭市場提前進場,結果不是被洗掉,就是被套牢。

另外,「別當死多頭」,指的是大部分散戶只習慣作多,因此常在空頭行情也勉強作多,結果不是嚴重套牢,就是受不了虧損壓力在低檔停損出場。其實股市有漲有跌,不是只有作多才能賺錢,放空賺起來才快。

最後則是「只買第一名」,多頭市場特性是強者恆強,空頭市場一定是弱者恆弱,因此多頭時買第一名強勢股,空頭時「空」第一弱勢股,才能在短時間內賺最多錢。

 

初進股市即作融資/不懂得停損 大賠四百多萬元

李世有回憶,退伍不久,就到元大證券當營業員,初進股市,憑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憨膽」,當三年半官預辛苦存下來的一百多萬元,加上幫母親操盤的三百萬元,沒多久碰上亞洲金融風暴,由於以融資槓桿操作,又不懂得停損,幾個月下來竟然只剩下二十萬元。

所幸,他發現順大裕(已下市)雖然被當時董事長曾正仁掏空,但算一算淨值,扣掉被掏空的部分,應該還有殘值,當時順大裕可轉債從百元以上暴跌至十三元,便鎖定順大裕的可轉換公司債,從三十元開始介入,每周買一張,一路往下買到十三元。

後來順大裕公司與債權人協商,以餘屋抵充債務,順大裕可轉債也暴漲到七八十元以上,李世有選擇換房子,以二十九張可轉債,換到一間位於台中市南區的 三十三坪 房子,再以這間房子向銀行貸款,取得翻本的資金。

在此同時,他也從營業員升為營業檯主管,能夠接觸到當時分公司的主要客戶,在一次和一位蔡姓大戶聊天的過程中,蔡大戶透露,他從只有幾十萬元資金的小散戶,在幾年內變成身擁數億元的大戶,就是因為拜東山為師,而他的同門「師兄弟」,很多人也是靠這套心法致富,這一番話引起了李世有的興趣,他特別花了兩千五百元,買了 東山 老師的《股市絕學》手抄本講義,開始苦讀,並運用在股票操作上。

一九九九年底,櫃檯買賣中心舉辦股王爭霸戰股票模擬競賽,李世有報名參加,憑藉 東山 老師這套投資心法,他在五十位參賽者中,勇奪第一名,讓他信心大增。而讓他於模擬競賽中奪冠,並使他在現實市場上翻身的主要標的,是高鋒工業這檔股票。

李世有會選擇高鋒這檔股票,最主要的理由是這檔股票從最高九十三元跌下來,每股淨值有十八元,帳上還有五億多元現金,財務結構非常健全,他判斷這是一檔超跌的股票,於是和親朋好友從十四元開始介入。從技術面來看,從十四元介入後,雖然一度跌到十元出頭,但在十到十一元之間量縮形成平台整理...

《今周刊》722期更多精采文章

投資? 投機? 傻傻分不清楚

分類:名人理財

2010/06/07 21:37

 ----『投資』是在價值和價格之間進行套利的行為。

----『投機』是不論價值、只看價格變動的行為。

------- 投資應該逆勢:人賤我取,人取我棄,取其價值回報。

-----投機則是重勢:人取我搶,人賤我離,取其價格回報。

 不論投資還是投機,有定見、有規劃才是王道。

 明明想賺短線差價,卻在套牢之後,催眠自己是長期投資,以至於愈套愈深,

這應該是大部分投資人賺少賠多的最主要原因!-------- ~謝秀豐~

20位投資贏家獨門心法大公開/

影響一生的關鍵戰役股市、期貨、基金、房地產、外匯 獲利60

/撰文/歐陽善玲

台股高檔震盪,投資人進退失據,即使是市場老手,也難精準掌握大盤動向。與其費心猜測指數,不如吸取市場前輩的寶貴經驗及智慧,才能出奇制勝。

《今周刊》訪問20位投資贏家,他們不是縱橫股市超過20年的長青樹,就是在期貨、基金、房地產及外匯操作上,擁有傑出表現。透過他們口述的方式,重現一生中最關鍵的戰役,並提供投資人最受用的60招獨門心法。

 

《股市絕學》作者東山曾在股市賺進人生最大財富,但也在最短時間內,賠掉可觀的資產。二十三年股市經驗,他認為股市如戰場,而藉由《孫子兵法》的智慧,可從中拾獲珍貴的股市戰術。

股市篇》從一二○%的報酬率到賠光六千萬元資產/東山:高點回檔五%  我就會離場

真正接觸股票前,我不相信只要看著黑板上跳來跳去的數字,就能賺錢這回事。進場後,一連幾度受重傷,才慢慢對股市有了些粗淺了解。

一九八八年,市場上最紅的題材是「六輕計畫」。在當時大環境氣氛使然下,我也參與了六輕行情,第一檔股票買的就是台塑。那時候,漲跌幅限制還是三%。一個月內,我就賺了六十萬元,投資報酬率達一二○%。當時在台北市買棟公寓的價格,大概是一百萬元。

-----------------會賺不是本事  落袋才是財富

第一次買股就大發利市,讓我產生錯覺。以為股市是只賺不賠,而股票只會漲、不會跌。仗著第一次投資就賺錢的自信,我開始從本業抽資金投入股市,也開始理解為何人有了一百萬元後,就會想要一千萬元。

同一年,政府課徵證所稅風波,大盤從 九月二十四日 開始,無量崩跌十九日。我這才發現,原來股市也會走空,但對空頭還是沒什麼警覺。第二年,指數從歷史高點一二六八二點,下殺到二四八五點,只花了八個月時間。而整整跌掉超過萬點的過程中,我的資產從現金六千萬元,到最後只剩下二十八萬元。這個慘痛教訓,讓我深刻領略到「會賺錢不是本事,具體落袋才是財富」的道理。

我開始修煉、修正自己,嚴格設定停損點。後來發現,股市價格有其連動慣性,以多頭行情而言,「一旦穿頭,就不許回頭」。簡單講,一般正常多頭走勢應逐步墊高,若不是這樣或有明顯回檔,回檔未必就是回跌,但回跌的基礎就是回檔。

像 二○○八年五月二十日 那天,台股最高九三○九點,雖已穿頭,但因不能持續走強而回頭,大盤即一去不復返,而我幾乎是全身而退,最大關鍵就在運用了「穿頭破底」的多空觀念。

「量」常說謊  「價」才真實

舉例來說,假設股價最高到一○○元,當開始回檔修正五%時,我就會離場。這樣就算是在高點才進場,最大損失也只有五%,不至於受重傷。反之,若是在起漲點買進,則也不過少賺五%而已。

因此,會找賣點及停損點,是股市投資第一步。而能在相對高點出脫的人,才是真正高手。

其次,市場上常聽到「選股不選市」,在我看來這句話根本不成立。道理很簡單,覆巢之下無完卵,絕大多數個股走勢一定要看大盤臉色,很少有大盤走空,個股還能獨自表現的道理。打個比方,大盤像一棵盤根錯節的大樹,個股就像枝幹或樹葉。若樹根營養不好、無法將養分送往枝幹,那樹葉怎麼可能長得好?很多人以為選股不選市能賺錢,輕忽大盤的力量,最後一定受重傷。

股市變數太多,就算再聰明、再有智慧的人,也難搞懂其中奧妙。因為股市投資人都是烏合而成,散戶想法隨著行情上上下下,而忽多忽空、缺乏定見。所以沒有一套標準公式,能精準預測大盤。

有人說,「量是不會騙人的」,但在我看來「量」就經常在說謊,只有「價」才是真的。所以,價量背離又如何?為什麼一定要價漲量增?經驗顯示,價到頂後,量經常未必到頂。而價才是多空運作的本質,因此在股票市場,大盤(價)才是老大、個股是其次、量更是其次...(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684

++我的終身投資主張 老實可靠的退休投資5訣!

 

文/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J. Bernstein

2008年到2009年的金融海嘯,大大改變了長期投資的態勢。聽來或許會讓人感到驚奇與不解,然而殘酷的金融定律,卻為那些對投資自有主張的人,創造出可觀的進場機會。過去叱吒風雲的大企業,股票及債券都遭到重創,而隨著它們日漸復原(就像過去一直以來那樣),那些勇敢、堅持原則、現金充裕的投資人,將會享有豐碩的報酬。

希望未來的投資可以有豐碩收獲,就必須了解以下聰明投資5大原則並據此操作:

 

原則1:不要貪心-報酬總是伴隨著風險

不論我們有多麼不樂見,不過在投資決策上,風險和報酬永遠是常伴左右的。不論你是否了解,只要你選擇追逐高報酬,就等於表示你願意承受高風險。花點時間思考一下,你投資的長期目標是什麼?以賺取高收益為目標的投資組合,和以退休資金需求為目標的投資組合,在建構時是截然不同的。「超高收益」的投資組合會產生較高風險,而退休資金型的投資組合則會保守許多。

人類有某些天生的行為模式,會妨礙我們做出健全的投資決策,所以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注意自己產生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並盡可能克制這些傾向。具體來說,你可以:

● 小心任何對於目前狀況的詭辯說法;
● 安於持有平穩的投資組合;
● 提醒自己投資一定會有風險;
● 最多一年重新調整一次投資組合;
● 完全別再用過去推測未來;
● 擁抱金融市場的不可預測性;
● 把任何一種股市模式都當作巧合;
● 不要再尋找根本不存在的模式;
● 承認其他投資人比自己更懂得投資;
● 進行平凡而不是偏鋒的投資。

 

原則2:一定要盡量分散投資

要成為成功的投資人總歸來說,有4項基本要件:
1.
成功的投資人必須對過程感興趣——因為如果你無法享受理財的樂趣,就無法熱忱地深入了解種種錯綜複雜的理財事務。
2.
投資人數學要好——不只是了解代數和如何使用試算表。要成為成功的投資人,必須具備統計學及機率法則等有用的知識。
3.
想成為績效優異的投資人,必須對金融史有相當的了解
——如過去發生了哪些經濟泡沫、其成因以及影響。
4.
你必須具備自制力以實行自己所計畫的投資策略——要成為成功的投資人,不僅要知道該做什麼,還要能控制自己去做到該做的事。

因此不論你本身是否真正具備優秀資金管理人所須的條件,想要獲得長期成功,有一項有效投資操作的基本法則必須好好應用:那就是在金融市場中,沒有任何人可以準確預測事件未來的演變,你的投資標的必須充分分散,如此不論發生了什麼事,你都還是能繼續向前邁進。

 

原則3:永遠對投資產業保持警覺

除了屈指可數的例外之外,金融服務業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搶你的錢。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要把你的財富轉進他們的口袋——當你專心閱讀這些公司寄給你的投資明細,搞不清楚自己的錢到底跑到哪去的時候,他們正在自己的遊艇上度假。千萬要避開這些全方位服務券商和大多數的共同基金。

對一般散戶而言,投資產業是一塊充滿陷阱的地雷區。某方面來說,華爾街可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惡鄰居。這個大騙局的存在,完全是為了敲那些沒有小心提防的人。全面檢視整個投資產業先天上的問題之後,唯一合理的投資辦法就是投資指數型股票基金,以整個股市為標的,而不是嘗試挑出績優股和劣質股。另外,基金還必須是由共同基金持有人所擁有,這樣才能避免任何潛在的利益衝突。

 

原則4:徹底了解所處金融市場的發展史

如果你研究金融市場的歷史,就會發現詭異的狀況會不時發生。原本在過去有用的策略,可能會完全顛倒過來,變成你個人財富的毒藥。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用長期眼光來看待這些現象,如此你才有辦法說:「這我以前就見過了,而且我還知道結局會是如何。」利用這種知識,讓自己免於陷入市場上不時出現的瘋狂狀態,並保持專注。

了解金融市場的歷史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可以為你奠下基礎,讓你知道自己該如何做投資。以下舉出幾項值得一提的關鍵工具和要點,是任何投資工具組都不可或缺的:

■ 整個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動作,絕對是評估未來的報酬,這是做出健全投資決策的根本。
在推算投資報酬率時,一定要考量到通貨膨脹率。
■ 認為在投資界有個比你會挑選績優股的名師,是一種很迷人的想法。
■ 投資快報也一樣糟糕,它們往往會高聲宣揚自己成功的推薦,至於效果平平的推薦,就讓它消失於無形之中。
■ 嘗試挑選出最佳的績優股,就叫作主動式投資,而另一種方式則是被動式投資,也就是指數型基金採用的方式。

 

原則5:學習規畫及管理投資組合

身為投資人最重要的決策,就是該投資多少資金在股票上,以及多少資金在債券上,這個決策會決定你風險與報酬關係的特性。要預測哪些類股或哪些類債券的績效會最佳,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得分散投資。切記,真正的重點是投資組合的整體績效,不是組合中哪些資產類別表現最好或最差。在設計投資組合時,一定要考慮自己的年齡和風險承受度。

在開始設計你自己的投資組合之前,請先記住下述5項要點:
1.
在進行投資之前,必須先養成儲蓄的習慣。
2.
若沒有準備好一筆生活支出的預備金,就開始建立投資組合,是沒有意義的。
3.
從一開始就要準備做分散投資,別以為只有在投資標的規模夠大時才要分散。
4.
記住,企業是會消失的——可能會和別的企業合併、進行分割以投入新的業務,而且常常會停止營運。
5.
提醒自己,投資組合中全都配置績優股聽起來雖然很棒,卻是不切實際的。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大師輕鬆讀》NO.362〈我的終身投資主張〉

 

林敏弘--------------------------------存」台積電股票 報酬逾7

 

股票,對林敏弘來說,是一項取代銀行存款的「存錢工具」,也是在房地產之外,另一個能讓人倍數獲利的途徑,他個人最高紀錄,單一檔股票獲利10倍。可是,你絕對想像不到,林敏弘根本不看盤、也不管現在市場流行什麼股票,他只認真「存」幾檔精選的股票,賺長線倍數增值的利潤。
回顧近30年的股票投資歷程,林敏弘一開始也是追逐市場「明牌」、炒短線,雖然有賺錢,但明牌股相繼出事,公司甚至爆出財務危機、股票下市,讓這位會計師開始研究如何用「存」的方式,買進精選的少數個股,靠股息、股利,加上有紀律的買進方式,股票獲利就這樣愈滾愈多,和房地產一樣產生倍數獲利。
曾追買明牌股,因不貪心而躲過地雷
林敏弘第一次買股票是民國70年,當時台灣股市剛起步,他聽朋友報明牌,買進中興紡織。那時候紡織業是台灣最大賺匯產業,中興紡織又因自創內衣品牌「三槍牌」大賺,股價一路狂飆,林敏弘投入300萬元,短短一個月就獲利200萬元出場。

首次買股,投資報酬率就有67%,讓林敏弘對於買明牌股票興趣大增,而且每次挑的股票,股價多在1020元之間,能力負擔得起。接下來幾年,陸續買進朋友推薦的中日、中友百貨等股,分別獲利10倍、1.7倍出場。不過,這3檔明牌股雖曾讓他大賺,但3家公司後來全都爆發財務危機變成地雷股,股票並陸續下市。
在買進這類明牌股時,林敏弘回憶:「我知道有人在炒作,但當時會想,只要順勢而為,跟著搶短線就可賺錢。」幸好,他不貪心,有獲利就出場。等到幾年後公司真的出事,長抱這些明牌股的朋友慘賠,林敏弘才體會,買股票聽明牌,非常危險。
尤其是,企業的負債若沒研究清楚,投資風險更高,「老闆愛借錢擴充事業,早晚會像吹泡泡一樣破掉,這種老闆品德不好,少碰為妙。」這是他早年追買明牌股後最大的心得。

不碰明牌股後,林敏弘投資股票一定先研究上市櫃公司財報,大型股與小型股都買。他認為,大型股的價值在於提供比銀行利息高的股利,在股票資產裡是「保值」的工具;小型股的股價爆發力強,能在短期內賺取獲利。兩者一個扮演防守,一個扮演進攻,獲利比較穩健。
大型股看2族群,小型股設4標準

針對大型股,林敏弘鎖定兩類族群操作:

1.
房地產概念股:房地產是林敏弘的最愛,因此,與房地產息息相關的產業,或持有台北市精華區地產多的股票,自然納入他的投資組合,這類股票又可再細分為以下兩類。
◎房地產投資者,如國泰金、兆豐金、富邦金等,這些公司持有大量房地產,「而且買地幾乎無利息成本,房地產投資收益穩定。」
◎房地產原物料股,像中鋼、中鴻等鋼鐵股,「蓋房子一定要用鋼鐵,而且庫存問題小,放了不會壞,景氣好壞影響,不像科技類股那麼大。」
2. 高配息績優股:以台積電、中鋼為代表。會挑這兩家公司,是因為公司經營者有誠信而且穩定,產業波動雖大,但兩家公司卻能平穩經營,每年穩定配息可觀的股利,值得長期「存」。
至於小型股,林敏弘則用4個標準選股:
1.
經營者品德:不像一般人把基本面擺第一,他把老闆品德擺在第一順位。「品德好的老闆,有責任感,一定會將公司營運得很好,認真打拼,長期下來公司一定賺錢。品德不好的老闆,事業早晚會出問題,股價表現再好也沒用。」林敏弘說。
若是家族企業,林敏弘除了看品德之外,還會觀察「老一代、新一代的關係與表現」。如果第二代接班後,公司維持正常,持股會續抱;如果第二代出現紛爭,像台塑集團,因為擔心企業營運會受影響,就會降低持股。
2. 資本額10億元以下:股本小,有業績,股價就容易上漲。

3. 低負債比:「企業若財務擴張太快,就像吹氣球一樣,愈快愈容易破掉。」原則上愈低愈好,若負債比是零,那更好。
4.
業績好:連續半年獲利成長,算趨勢明顯,股價才有支撐。
根據這4個標準,林敏弘挖出東元集團轉投資的聯昌電子。他說,聯昌電子從57年創業以來,只有3年因為轉型賠錢,但金額都不大,顯示公司業績穩健;更重要的是,這家公司不借錢投資,負債比為零。他在85年上櫃之前以50元買進,兩週後股價飆到500元,馬上獲利出場。
賺到掛牌行情之後,林敏弘認為,一家公司創業30年都賺錢,是難得的好公司,而且聯昌電子的主要產品變壓器、電源轉換器,又是家家戶戶電視必備的零件,因此,每當大盤重挫或聯昌電子股價下跌,他又進場再「撿」回來。像97年金融海嘯就進去「撿」,抱到現在,單這檔小型股,這波即讓他獲利超過4倍。

 3招存股票,精選好股長抱15
80年代開始,林敏弘即用這套方法,選股愈來愈集中,搭配長短線操作;其中,一檔股票最短都會玩超過10年,抱最久的則是台積電與中鋼,約有15年,而且是只買不賣,唯有在公司需要資金周轉時,才偶爾賣一些股票換現金。為什麼抱這麼久都不換股?林敏弘說:「一直換股反而風險高,只要股票業績穩定,不管股價起伏,長期都會賺!」
同時為了拉高長抱持股的獲利,林敏弘還用以下3招來擴大獲利:
1.
看好的個股幾乎只進不出,而且現金股息一入帳,當天馬上全數滾入加碼買進同一檔股票。
2.
大盤一旦下跌30%,就出手加碼,平常則完全按兵不動。
3.
絕不融資買股,和買房子一樣,買股也全部用現金,「因為這樣股市下跌,我完全沒壓力,才可以長抱。」

 

《朱成志教你挑戰巴菲特》

金管會於今年122日 公布「國民金融知識水準實地調查」發現,國人金融知識成績不及格,平均只有50.95分,突顯出「理財知識教育」格外重要。擁有20年證券、投顧、投信��

茱莉亞 / Xuite日誌 / 回應(0) / 引用(0)
股市絕學 - 東山從失敗絕境中...|日誌首頁|台灣頂級炒股高手羅威的十年總結...上一篇股市絕學 - 東山從失敗絕境中悟出 ...下一篇台灣頂級炒股高手羅威的十年總結------------2 ...